提供安全穿行路 盘活桥下灰色空间
(资料图)
亮马河18公里滨水步道全线贯通
昨天,市民在亮马河18公里滨水步道打卡留念。 本报记者 程功摄
本报讯(记者 朱松梅)亮马河18公里滨水慢行系统昨天正式贯通。今后,从东直门至红领巾湖,市民可沿步道一路步行直达。
亮马河滨水慢行系统西起东直门,一路沿亮马河向东延伸至燕莎、蓝色港湾,经朝阳湖向东南延伸,至红领巾湖为终点。步道全长18公里,沿河流两侧形成闭环。
上午9点,记者来到东三环与亮马河交会处。在燕莎桥下、亮马河左岸,一条宽约三四米的连通廊道十分显眼,还特别设置了便民坡道和无障碍升降梯。今后,市民步行穿越三环路,无需在路口等待红绿灯了,安全又省时。“燕莎桥下的这条连通廊道全长116米,步行用时仅90秒。”朝阳区水务局建设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宇介绍,“经测算,之前市民绕行市政道路穿三环路大概需要7分钟。”
亮马河滨水慢行系统全线贯通,共打通5处桥下断点,分别位于新东路桥、新源街桥、琉璃桥、润泽桥和三环路燕莎桥。以往,桥下常被称为“灰色空间”,灰暗、单调、无趣。如今的燕莎桥下却别有洞天。“亮马河周边分布着多个使馆区,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。因此我们在设计时,一直在思考怎么去盘活这些珍贵的公共空间。”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地下连廊共提供了约4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,“在装饰和空间布局上,我们力图体现国际化、科技感。”
记者看到,连廊墙壁上布置了古都京韵·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布局图和朝阳区的水系、商业布局图。今后,桥下空间的展示内容可以随需求变化,也为亮马河沿线公益、商业活动等预留了宣传空间。
随着河湖水系恢复清澈,清河、凉水河等知名河流,都在陆续推进滨水步道建设。亮马河的滨水慢行系统自有与众不同之处。
走在亮马河畔,目力所及之处是一派深深浅浅的绿色。夹岸是一株株馒头柳,水中芦苇茂盛,荷叶露出尖尖角,政企共建的小公园散落河畔。不久前,燕莎桥头还补植了玉兰、元宝枫、黄栌等彩叶树和开花植物。
“我们要把最好的空间留给市民。”朝阳区负责人介绍,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面积达80万平方米,其中75%属于公共休闲空间。设计也极尽精细,比如下游河段的台阶特意设计成45厘米,方便人们屈膝落座;很多休闲长椅旁都栽植了驱蚊香草,“这些香草隐藏在绿化带里,默默地‘守护’大家。”
今后,亮马河滨水慢行系统还将增添城市家具,方便市民观景、休憩。
关键词: